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中,从稻米到家畜,无数自然物种被驯化为人类所用,为人类供给能量、成为工具。但总有些例外,他们生长环境独特,甚至苛刻,生长周期漫长,他们身处自然界可偶遇不可强求,比如野生药食两用真菌,比如今天我们要说到的白桦茸。
白桦茸
西伯利亚灵芝
西伯利亚灵芝
白桦茸,俄文叫chaga,寄生于落叶树上,以白桦树居多,故得名白桦茸,桦树菇等。白桦茸形态呈现瘤状,直径25~40 cm,深色且表面深裂、硬、脆,不规则,菌肉浅黄褐色,新鲜时木栓质,干后硬木质,无臭无味。通俗来看,白桦茸就像一个木疙瘩。
但正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木疙瘩,却顶着诸多光环:抗癌神药、草药之王、万能药、西伯利亚灵芝等等。盛名之下自然是白桦茸的稀缺性与独特药用价值,其稀缺性反映在严苛的生存环境。白桦茸生长在零下40℃左右的寒冷地带(基本上都是北纬40度以北地区了),每2万棵白桦树中有一颗,活性极强,大约10~15年之后会把白桦树的精髓吸收殆尽,使白桦树枯死,其资源极其稀少和珍贵。
近几年白桦茸的药用价值逐渐在医学界被提出,其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血脂、正性调节机体免疫且药物毒性低等功能特性已被诸多科研研究所证实,其中延边大学近年对豚鼠的研究充分揭示了白桦茸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此外,多项实验研究也表明,白桦茸具有抑制肿瘤增殖,促进肿瘤凋亡的作用。在研究白桦茸提取物抗肿瘤的作用时,发现其提高了机体免疫活性,尤其是NK细胞和T淋巴细胞。
白桦茸
饮用历史悠久
饮用历史悠久
事实上,医学界对白桦茸的广泛认知才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但作为民间偏方使用的历史则明显早的多。16~17世纪,白桦茸已经在东欧、俄罗斯、波兰、芬兰等地被广泛应用,被称为“万能药”,对多种疾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世界其他地区对白桦茸的认识最早还是由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癌症病房》(1970年获得)引起的。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有一俄罗斯村庄多年来熬一种气味和色泽类似咖啡的白桦茸茶,结果村庄里无一人得肠胃病及癌症。以此为据,白桦茸开始被广泛关注。
1955年莫斯科医科院宣布白桦茸为抗癌物质,政府批准白桦茸可用于医药品开发。美国把白桦茸列入“特殊的天然物质”,作为宇航员的未来饮品。日本则把白桦茸作为肝癌、肺癌、艾滋病和0-157大肠杆菌中毒的治疗剂,并申请多项有关白桦茸的专利。
药食两用真菌
中医使用历史悠久
中医使用历史悠久
中医关于药食两用真菌的使用历史悠久,我们熟知的包括灵芝、桑黄、冬虫夏草等,但传统上将药食两用真菌归属于植物药内,毕竟对真菌与植物之间进行区别的科学分类,直到20世纪才开始起步。尽管中医对药食两用真菌的使用历史悠久,尽管国内东北地区也产白桦茸,但怪异的是中医传统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
2014年,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对此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的研究和开发,对选材、提纯、制作工艺的全方位把关,以安全、高效、专业地原则与精神投入到白桦茸产品的开发中,随着北京西伯利亚白桦茸研发有限公司的发力,相信其独特的健康体感会惠及更多有健康需求的人群,也相信企业在坚持专业、坚守诚信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为真菌的开发及使用树立行业标杆、规范行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