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出汗可能是癌症前兆
1、心血管病
根据2014年发表在《国际妇产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常盗汗的中年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升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可使女性出现盗汗的几率升高,而这几种病都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2、感染
身体抵抗感染或疾病时,盗汗现象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直至其他症状逐渐消退。
3、甲状腺功能紊乱
夜间盗汗是甲亢的常见症状,其他与激素相关的疾病也有可能引发盗汗。
4、药物副作用
盗汗是许多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如抗抑郁药和某些治疗癌症的药物。糖尿病人如服用降糖药过量,血糖水平降得过低的话,也会出现盗汗。
5、免疫系统功能失调
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肿瘤
几种癌症也会导致盗汗发生,例如淋巴瘤。如果发现自己除盗汗之外,还伴有体重下降、总感到疲惫及淋巴结肿大等现象,需要想到淋巴瘤的可能,应尽快就诊。
7、基因变异
根据2016年发表在《更年期》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夜间盗汗出现频率增大及潮热的发生,可能与一些女性的特定基因变异有关。
盗汗的轻重分型
1、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3、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3、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液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症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
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得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调理盗汗推荐六个中药方
1、五杀散
需要五份五倍子,一份辰砂,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在瓶子里备用,每次取出一克用温水来调拌均匀,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敷在肚脐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来覆盖,每天早晨醒来之后取下来可以重复地使用,一般连用三天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各种症状所引起的盗汗,尤其是对于肺结核引起的盗汗效果很显著。
2、玉屏风散加减法
需要12克白术、防风,20克黄芪,10克北五味和炙甘草,15克糯稻根全部放在水里进行煎服,一天贴一次,如果出汗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加入12克乌梅和麻黄根。有心悸的患者可以加入18克茯神,12克熟枣仁和桂圆。
3、当归六黄汤加减法
需要12克当归,六克熟地黄、黄连、黄芩、生地黄及黄柏,12克黄芪一起放在水里煎服,此方法特别适合于盗汗、阴虚火旺的人群,若是阴虚火旺轻的患者可以加入黄芪和黄连。
4、杜仲腰花
需要15克川断和杜仲,一对猪腰子,25毫升白酒,把猪脚洗干净切成片放在碗里面,加入酒盐一斤白糖,然后把川断、杜仲放在锅里面煎取出浓汁再加入腰花,大火烧开之后放入腰花炒熟,最后加入调料味即可,每天服用一次。
5、山药粥
需要20克生地黄,50克杞果和山药,100克大米,把生地黄切碎,山药捣碎全部放在锅里面煮成粥,每天早餐服用一次,此方法适合于肾虚所引起的盗汗。
6、白桦茸精华
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珍稀药用真菌,主要产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据科普专著《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白桦茸是中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其性温、味淡,具有抗肿瘤活性和增强免疫力活性,强心益气、清脂降压、降血糖,也具有镇静、安神作用,改善神经衰弱人群的睡眠。
使用方法:每次取用0.5克西伯利亚白桦茸精华,用200ml温开水冲泡饮用,即冲即饮。早晚各一次,餐前服用效果更好。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人民网、39健康网、家庭医生在线等媒体;本文图片引用自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