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究竟能不能吃面条?
面条中虽然有淀粉,还有碳水化合物,但也不是说糖尿病患者就不能吃面条了,只能说合理食用面条。糖尿病患者想要吃面条,关键是要学会如何正确吃面条才不会对血糖造成不利影响。关注以下几点,可放心吃面条:
1、面粉选择很重要
面条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多数是选择精致的面粉,还有就是膳食纤维含量较少,不是属于全谷物的面粉,如果想要吃面条吃得放心,就可以选择粗粮类的面粉,比如荞麦,其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较少,关键是膳食纤维较多,也就能帮助改善消化能力,对平稳血糖会有帮助,还不容易使血糖升高。
2、烹饪方式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烹饪方式上也就要多注意,最好不要太过油腻,水煮清汤面条会比较好,还有就是可以在面条的基础上,增加点其它辅助食材,比如说蔬菜、蛋类,增加营养的同时,还能帮助控制血糖。
3、吃饭速度有讲究
面条,除了吃着好吃,还很方便食用,吃着会比较快,面条和菜一起食用,会省下很多时间,这也是很多人选择面条作为主食的原因之一。但糖尿病患者就不一样了,吃饭速度还是要控制一下的。本身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能力就比较差,如果吃饭速度还比较快,就会给代谢增加额外负担,体内的食物无法及时被代谢,血糖的稳定就没办法实现,很有可能会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4、面条成熟度要掌握好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面条的煮熟程度就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人喜欢吃更有劲道的,就可能选择不太成熟的面条,的确吃起来更有嚼劲,但是,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这样的面条,没有完全煮熟的面条,升糖速度相较于煮熟的面条会快一点。
日常控糖远离5个饮食误区
饮食治疗是控制好血糖的驾辕之马,它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健康、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方法,这样才能在继续享受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的同时又保持理想而平稳的血糖。但很多糖友对糖尿病饮食认识一直存在误区,这对控制血糖尤为不利。
误区1:不吃主食血糖就不会升高
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主食指馒头、面条、大米饭等。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是主食摄入不足,引起体内蛋白质、脂肪过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二是辅食摄入过多导致总热量超标。建议糖尿病患者每种食物吃少点,每餐吃八分饱就可以了。
误区2: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听说粗粮里面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而且粗粮营养全面,于是顿顿粗粮,不吃细粮。首先,粗粮如果不加限制,同样会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标,影响血糖控制。其次,可能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影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不利。摄入主食的同时要增加杂粮杂豆的成分,比如小米、玉米、高粱等等,粗细粮的比例为1∶2。我们国人的主食每顿平均2两,可以根据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增减饭量。
误区3:控制正餐,零食不限
有些糖友三餐控制一直较理想,但由于饥饿或者其他原因有吃零食的习惯,如花生、瓜子、各类休闲食品等。虽然在三餐间吃些零食有助于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但很多零食含油脂过多或热量偏高,任意食用会导致总热量超标,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误区4:水果很甜,坚决不吃
有的患者认为,水果是甜的,吃了会造成血糖升高,因此坚决不吃水果。水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对人体非常有益。只要血糖控制良好而且稳定,在两餐之间吃适量的水果是完全可以的。
误区5:使用胰岛素后可以随便吃
不少糖友认为,胰岛素的作用就是降血糖,既然使用了胰岛素就可以对抗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可以随心所欲,不用严格控制饮食了。胰岛素治疗是为了使血糖控制更加平稳,而胰岛素的使用量,必须在饮食定量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同样会不稳定。所以,即便正在使用胰岛素,也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
桦褐孔菌的控糖研究成果
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些具有调节血糖的天然植物和食物,它们的子实中含有独特的营养成分,药食两用,糖友经常食用也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作用。今天,小编摘录科普专著《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白桦茸》一书的相关内容,一起了解药用真菌白桦茸(桦褐孔菌)在调节血糖方面的相关药理机制和研究成果。
科普书籍记载,白桦茸对糖尿病主要有降血糖、改善糖异生、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等四个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和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小鼠,与对照糖尿病小鼠相比,口服白桦茸多糖(900mg/kg)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乳酸的含量,有效增加了糖尿病小鼠肝脏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P<0.01);另外,多糖还可修复高脂饲料和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胰岛β细胞损伤,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肝糖原合成,这也与HDL-C水平升高和TC,TG和LDL-C水平降低相一致。
从白桦茸水提物出发,有学者探讨其影响糖代谢的具体作用机制:首先,与STZ诱导糖尿病模型组比较,白桦茸各剂量组FBG值显著降低,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PEPCK)表达明显降低,腺苷酸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表达显著升高,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白桦茸水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具有较好的降低血糖作用,尤其是当白桦茸水提取物给药900mg/kg时,降糖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盐酸二甲双胍,机制认为可能与上调AMPK 信号通路中P-AMPK表达,激活AMPK来抑制肝糖异生关键PEPCK活性从而避免肝过度糖异生,从而降低内源性葡萄糖的输出,使FBG的水平降低,同时激活的AMPK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的输出,双管齐下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据文献记载,白桦茸除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外,灌胃白桦茸水提物及醇提物,还可提高小鼠的体力、减轻炎症;同时还能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研究发现白桦茸多糖可降低STZ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尿中白蛋白水平,抑制肾小球及间质炎性浸润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改善模型小鼠肾功能,白桦茸提取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损伤病变也有一定改善进而保护胰岛和肝脏。
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医院植物治疗应用高级主任医师、教授柳得米拉表示,在最近的一个时期,俄罗斯医学界针对白桦茸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糖尿病和肿瘤两个方面,基于白桦茸提取物开发的糖尿病药物已获准在俄罗斯上市,而其在国内的研究应用也在近年来开始兴起。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新浪网、保健时报等媒体及科普专著《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本文图片引用自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