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发 原因有四个
近日,广安门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连凤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归纳高发原因有四个。
一是饮食结构改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也越来越精细,从而导致糖尿病人的增加。二是老龄化问题,因为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国人平均寿命得到延长,但人体功能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衰退,胰岛功能的减退就让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三是体重管理不达标,现在超重、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而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四是基因原因,中国人是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易感人群。
近期,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新研究中,一个由10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在433540个东亚人中确定了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新遗传联系。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体重指数(BMI)或腰围相似的人群中,东亚人群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要高于欧洲人群。该研究结果为2型糖尿病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更充分的见解。
此外,最新研究还显示,越早患上2型糖尿病,健康受到的威胁就越大。该研究分析的依据是我国著名的心血管队列研究——开滦研究中1.07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数据对比。数据显示,如果患者在45岁前确诊2型糖尿病,那么随访期内全因死亡风险是对照人群的4.79倍、心血管疾病风险也高达3.21倍。
受不健康生活方式影响,我国糖尿病患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据相关统计,我国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18~29岁青年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20.2%。可以说,中青年人群已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群体。相关研究还显示,2型糖尿病确诊年龄越小,并发症风险越高,远期预后越差。专家提醒,年轻人也应关注糖尿病筛查。
12类糖尿病高危人群 有你吗?
预防糖尿病,减轻糖尿病带来的健康危害,糖尿病高危人群需率先行动起来。那么,谁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专家表示,在成年人之中,如果有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的条件,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第一,年龄≥40岁;
第二,有糖尿病前期病史的人;
第三,超重(BMI≥24kg/m2)、肥胖(BMI≥28kg/m2),或者是中心性肥胖。其中,中心性肥胖,指的是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第四,静坐生活方式的人;
第五,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第六,分娩过巨大儿(胎儿出生体重≥4kg)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妇女;
第七,高血压患者;
第八,高脂血症患者;
第九,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
第十,有一过性类固醇性糖尿病病史的患者;
第十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或伴有胰岛素抵抗相关表现的病人;
第十二,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或者抗抑郁药物的患者。
连凤梅认为,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有两类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最高:一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因为糖尿病基因会遗传;二是平时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比如久坐、应酬多、喜欢甜食、喜欢暴饮暴食高糖食物或饮料等。
调节血糖 养成五个好习惯
1、健康饮食
糖尿病的出现与平时不健康的饮食方式是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大家每天喝的糖果汁量非常多的话,超过700毫升的话,患上糖尿病的几率超过不喝的人30%,能够看出要想预防糖尿病首先必须在饮食上限制糖分的摄入。
2、规律生活
这里说的规律生活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作息规律和饮食规律,作息规律就是大家每天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至少保证6个小时,如果大家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的话患上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2倍,当然也并非睡觉的时间越长越好,超过9个小时也是不行的。而饮食规律指的是大家在饮食上不暴饮暴食,不要在短时间内摄入太多的糖分,吃饭的时候速度不能快,多吃蔬菜,可以防止血糖上升。
3、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每次运动的时间不要少于半小时,这样能够帮助大家最大程度地预防糖尿病,大家长时间坐在那里工作后也得站起来休息一会。
4、控制体重
虽然糖尿病与肥胖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事实证明肥胖的人要比正常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因此控制体重也是预防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5、定期检查
每个人都要养成定期去医院体检的好习惯,比如测量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这些数值,如果连续几次都超过正常范围的话,就要格外注意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高危人群还可以使用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营养物质,进行食疗,例如药用真菌白桦茸。据《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记载,有研究报道高脂饮食和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与对照糖尿病小鼠相比,口服白桦茸多糖(900 mg/kg)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乳酸的含量。
研究称,多糖还可修复高脂饲料和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胰岛 β细胞损伤,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肝糖原合成。在俄罗斯,白桦茸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受到医学界重视,是白桦茸健康价值的重要研究方向,相关产品已被推荐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日常调养。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海外网、中国经济网、39健康网等媒体;本文图片引用自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