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脑梗更加高发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以中老年患者多见。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最新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脑梗去世患者高达200万,大约12秒就会有一个人患上,每21秒就有一人致死,脑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
目前研究认为:寒冷天气下,收缩压明显升高,心脑血管发病率明显增加,年龄越大者,受影响越大。寒冷刺激导致脑血管强烈收缩;夜间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血压偏低,血流减慢;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水分摄入少,血黏度增高,是脑梗死高发的三大原因。
寒冷天气可引起微动脉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如果既往身体本身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动脉硬化、高血脂或高血糖,导致脑梗发作的几率就大为增加。因此,寒冷天气里,特别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引发血压波动。
此外,很多脑梗患者会在早上发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早晨,人体血压会比较高,血压波动是一天中最大的时段,此时也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段。血压过高,血压波动过大可能会导致血管斑块破裂,如果斑块处在心脏,可就会导致心梗。而斑块在大脑处,就会导致脑梗,危及患者生命。
脑梗有哪些异常信号?
一般来说,脑梗找上门时,人体通常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出现以下异常需引起重视:
1、嗜睡、打哈欠
脑部出现缺血症状,会导致大脑动脉粥样硬化,随着血管的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大脑的中枢神经出现缺氧、缺血现象,怎么睡也睡不醒,哈欠频繁、困倦,可能是中枢神经缺氧引起的。同时伴有喝水时无故呛水、流口水等症状。
2、头晕、头痛
若出现间歇性或突发性的头晕、头痛,且时间持续在十几分钟左右,这或是脑梗即将来临的“信号”。脑部血管出现堵塞的情况下,脑部神经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严重甚至出现坏死,继而引起头晕、头痛。
3、肢体控制能力下降
脑部缺血的情况下,大脑中枢神经对肢体的控制能力会减弱,从而出现身体单侧出现麻木、手脚发凉、握不住水杯等现象,这些现象可能预示着脑部血管已出现堵塞。
4、失语、发音困难
若因脑部缺血,引起脑部控制语言中枢出现坏死,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发音困难、吐字不清、失语等现象。通常情况下,还会伴有性格的突变,例如变得沉默寡言、表情冷漠,或者出现急躁多语,但讲话没有逻辑的现象。
发生脑梗死后,病情较轻者可表现为语言困难、口眼歪斜等,严重者可出现肢体偏瘫、晕厥甚至昏迷。此时,家属应保持冷静,立即拨打120呼叫急救车。
老年人冬季如何预防脑梗?
1、按时治疗基础疾病
与脑梗死关系密切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因此在寒冷冬季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更要及时治疗,按时用药,避免病情加重,尤其要控制好高血压。
2、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想要预防脑梗要在饮食上下功夫,坚持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高血脂病人要减少脂类、胆固醇的摄入控制肥肉的摄入,适量吃些精瘦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3、坚持体育运动
缺乏体育运动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是增加死亡风险的独立因子,而规律的有氧运动则能降低慢性病患者45.9%的全死因风险。虽然预防效果与规律的有氧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正相关,但仍需强调个体化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循序渐进并且不暂停原有慢性病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尚需注意运动安全。
4、定时复查
患有冠心病、心梗、脑梗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查,尤其要注意血压、血脂以及血液流动情况,及早的发现问题并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5、补充天然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血管健康必须的营养物质,能有养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发现,抗氧化剂进入体内,可抵御自由基对血管的“老化作用”,使血管“年轻态”。而药用真菌白桦茸中便富含极具抗氧化活性的物质。
据《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许多实验发现白桦茸具有极好的抗氧化效果。白桦茸的水提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胞中核酸的氧化过程,同时保护细胞内源DNA不受H2O2的破坏,由此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深入挖掘白桦茸中抗氧化活性物质发现,白桦茸的多酚、多糖、三萜类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等均具有强抗氧化性。白桦茸 80%乙酸乙酯提取物针对 DPPH 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具备非常突出的清除活性,发酵液的甲醇提取物同样具备相当突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央视网、腾讯网、齐鲁晚报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