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种什么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中国平均每3秒就有一个心梗发生,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估计我国心梗患者有250万人,其中只有5%的患者得到了及时合理的救治。
常见的心梗原因如下:
1、过度疲劳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心梗这样的疾病都是由于过度劳累导致的,特别是那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患上心梗的几率相当大。大家在有轻微的心梗之后还是继续高强度的工作那么都会加重心脏负担,心肌需氧量增加,心梗的情况自然就越来越严重了,最后心肌梗死的范围逐渐扩大。
2、情绪激动
如果一些人本身就患上心脏病的话在平常一定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大家情绪上经常过于激动的话,也会非常容易诱发心梗的。
3、暴饮暴食
生活中也有一些心梗患者是平时的暴饮暴食导致的,特别是一些人摄入太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造成血液里面脂肪的浓度过高,这样血液黏稠度就会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就会增加很多。这样就会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最终出现急性心梗。
4、寒冷刺激
被寒冷刺激也是造成急性心梗发作的一个原因,因此希望一些冠心病患者在寒冷天气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冬季是心梗发病率比较高的一个季节。
5、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发作有条时间线
很多人认为,心梗突如其来,无迹可寻。可实际上,大多数心梗患者发病有一定时间轨迹,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就医,就能帮助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降低致残致死风险。
发病前几小时或几天——研究发现,超过半数心梗患者在心源性猝死前1个月曾出现症状。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胸痛,但约有三成的心梗患者并不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疼、喉咙疼痛、头晕头痛、颈部疼痛、下肢疼痛、轻度咳嗽和气促等。
发病前1小时——这是阻止心梗发作的最后机会,一定要抓住。患者在这个阶段会感觉以上所述症状越来越严重,这预示着心脏中的一支冠状动脉马上就要完全堵塞,心肌缺血情况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此时要尽早到医院诊治,还有机会把心梗扼杀在摇篮里。
发病——心梗发作时,症状严重程度到达顶峰,患者会感觉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甚至有濒死感。此时,应马上停止活动,安静休息,立刻拨打120寻求急救,切不可自行去医院。
发病后几小时——患者应该已经被送到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和身体情况推荐治疗方法,如冠脉介入或冠脉搭桥手术,这些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开通堵塞血管,减少心脏梗死面积,降低致残致死风险。若患者和家属犹豫不决,流失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患者的心肌和生命。
术后8小时——如果手术顺利,患者术后8小时即可开始康复运动,在床上抬抬手脚,如果没问题可以坐起来。只要遵照医嘱循序渐进地训练,身体很快就能康复。
出院——对于经历过急性心梗的患者来说,出院后如何防止疾病再发,如何回归社会的重要性不亚于心梗救治本身。患者除了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外,心理建设也很关键。要从心底接受心梗这个事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梗?
1、适当运动
轻微的气喘运动是最有保护的作用,运动并不一定是非常激烈的,让你轻度气喘的活动是最有效的,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运动,都可以很好地保持好心脏。每天最好能锻炼半小时以上。不过运动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当运动后心悸和胸痛、心率过快,必须要到医院检查原因。
2、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医认为,常按摩内关穴,可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平喘止痛、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作用。内关穴位于手腕上,如果能够经常按摩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尤其对预防心肌梗死的发作有着显著作用。
3、作息上有规律
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每天要按时睡眠、并且还要按时起床,并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每天至少有6-8个小时的睡眠,避免有熬夜和过度劳累的情况发生。
4、控制好情绪
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愤怒、担心和悲伤、思考过度、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发生,这样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如果整天担心、抑郁、焦虑和紧张,只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频繁。
5、要饮食要合理搭配
在饮食上不仅要保证营养,还要注意控制体重,并限制高脂肪的摄入,饮食最好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含纤维素的食物,并且吃饭最好要定时定量,还要忌烟酒。另外,还可以早晚各冲泡饮用一杯白桦茸。
据科普专著《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白桦茸富含多糖类、三萜类、甾类、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及木脂素等成分。研究发现,白桦茸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兼有抗氧化的作用,二者相互协作。白桦茸中的黑色素物质具有清热解毒、软化血管、下淤血、消浮肿等功效,可用于防治高血压。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澎湃新闻、央广网、39健康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