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无症状 隐性病例增多
“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是,现在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非常少。专家表示,很多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这种情况在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多见。
“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危害体现在,糖尿病不容易被发现。有不少患者是体检时发现的或者是做术前检查、分娩等时发现的。还有一部分患者等到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时才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这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的另一个危害就是,即使明确诊断后,由于没有明显的不适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会觉得治不治也没有什么,反正并发症要好多年后才出现,能拖就拖,或者不坚持规范治疗,结果错过“治疗时间窗”,导致过早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另外,专家特别提醒,腹型肥胖的高危人群更要特别小心。很多人觉得BMI正常就不用担心糖尿病,但是BMI正常的人也可能是个“隐形胖子”,就是脂肪都堆积在腹部,肚子特别大,临床观察发现,这类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特别高。
6成糖尿病患者伴随抑郁症
很多时候,糖尿病患者除了会出现身体上的变化外,其心理也会因为疾病而发生改变。安徽的马大爷性格开朗、为人豪爽,是社区出了名的热心肠,街坊邻居不管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帮上一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马大爷去年查出糖尿病,每月光医药费就要花去大几百元,而自己每月退休金仅仅一千多元,老伴又没有工作,这让原本经济就比较拮据的马大爷一家更是雪上加霜。
渐渐地,原来那个热心肠、快言快语的马大爷变得话少了,人蔫了,不愿出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邻居们都说马大爷变了个人似的。家人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做了一系列心理测试,最后诊断马大爷患上“老年抑郁症”。
据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中60% ~ 75%伴有抑郁症状, 其中10% ~ 35%为重度抑郁。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者是一般人的3倍。国内有报道, 糖尿病患者中30% ~ 40%会并发抑郁症。通俗的讲,如果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这个“感冒”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有可能是致命的一击。
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加需要家人的关心和理解。专家表示,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是糖尿病患者走出负面情绪最好的解药,不要让糖尿病患者有被孤立或者是家庭负担的想法,努力将糖尿病患者从恐惧、不安、焦虑中拉出来,发现生活的美好,感受关爱,是可以帮助糖友走出抑郁。
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
1、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因此也就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进行一小时左右的,有氧运动来调整身体的代谢功能。还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人群,也可以通过运动来降低患有糖尿病的风险。
2、日常增加粗粮
吃粗粮,可以补充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速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多吃粗粮,就能够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不仅如此,粗粮还能够促进消化道的功能,也有利于减轻肝脏的负担。
3、保持良好睡眠
长期的睡眠障碍或熬夜都容易损伤到肝脏,如果肝脏出现了问题,胰岛素的分泌也就会有异常,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必要的,长期睡眠障碍往往都会引发糖尿病,想要预防糖尿病,一定要保证自身的睡眠。
4、常喝白桦茸
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纯天然降糖物质,其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糖的功效。据科普书籍《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经常使用白桦茸可以降血糖,还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改善糖尿病伴随的“三多一少”症状。调节糖尿病伴随的血脂紊乱,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脂质过氧化等。在俄罗斯,白桦茸提取物被医生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长期使用安全、无副作用。
5、管理情绪
情绪管理也是对糖尿病影响非常大,比如说孤独感,容易愤怒,挫败感,忧郁,内疚等情绪,对并发症的影响非常大,容易引发一些慢性疾病,所以要通过合理的糖尿病教育以及干预来改善情绪障碍。
6、做好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就是对于血糖值的定期检查。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的掌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新华网、腾讯网、家庭医生在线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