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带来三类健康危害
1、心脏损害
高血压对心脏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心脏血管的损害。高血压主要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发生冠心病。左心室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二是对心脏本身的损害,动脉压力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室肥厚。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心脏扩张。而高血压所导致的心脏损害、可以导致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等。
2、脑血管损害
头晕和头痛是高血压最多见的脑部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沉闷不适感,经常头晕可妨碍思考,降低工作效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尤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甚。临床上高血压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有脑出血、脑梗死等。脑出血的病变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和紧急处理情况对病人的预后关系极大,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患者致残。
3、肾脏损害
高血压与肾衰竭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恶化高血压的预后。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开始唯一能反映肾脏自身调节紊乱的症状就是夜尿增多。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当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发展时,尿量明显减少,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增高,全身水肿,出现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肾脏一旦出现功能不全或发展成尿毒症,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警惕高血压加重的4个迹象
1、头晕头痛明显
如果总是有剧烈的头晕、头痛现象,说明高血压病情严重了。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血压水平升高明显会对血管造成刺激,患者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头晕、头痛,如果存在这种表现,最好及时降低血压。
2、胸闷心悸
特别是经常有胸闷、心悸的感觉,有可能是健康受损了。因为胸闷、心悸意味着心脏已经受到损伤,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病情的恶化就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如果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保持血压的稳定,有可能会导致中风情况出现。
3、肢体麻木
如果手脚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没有足够的血液提供,可能就会导致各种不良症状出现,特别是肢体麻木感会比较明显。因此,留意到有肢体麻木的信号需要警惕高血压严重,及时控制血压。
4、恶心呕吐
如果在发病期间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现象,有可能是血压明显增高。因为在血压过高的时候会对大脑血管造成损伤,很多人就容易产生头部的眩晕感,可能还会有恶心、呕吐的现象。
高血压患者注意这几点
1、少吃甜食
很多人拒绝不了甜食带来的诱惑,如蛋糕、各种饮料和冰淇淋等,确实非常好吃。但进入体内会刺激身体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让人们产生愉悦物质,升高血糖,易引起糖尿病,同时也会威胁血管健康。
2、少吃高油脂类食物
很多人喜欢吃外卖,确实解决吃饭难题,但外卖属于高热量和高油脂食物,经常吃可引起身体肥胖。如动物内脏和肥肉等高油脂类食物会增加血管内垃圾,久而久之影响血压水平。
3、少吃腌制类食物
腌制类食物是饭桌上最常见的如泡菜和咸菜等,能刺激食欲。但长时间吃会摄入太多盐分,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引起中风或脑卒中等。
4、掌握好吃降压药物时间
市面上的降压药物有很多,不一样的降压药物,其降压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需听从医生建议,调整好降压药物,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来调整好用药量和用药时间,这样才能帮助血压控制。降压药物时间常常安排在血压高峰前的1~2个小时内吃。
5、下蹲后别立马站起来
下蹲之后突然站起来可出现一过性头晕,这是因为大脑缺血所引起的,一般几秒钟就能恢复。但高血压患者做此动作非常危险,会使得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头痛和头晕,甚至会引起脑血管破裂。高血压的人群每天需保持适度运动,如打太极拳、练体操或散步等,这样能稳定血压,但不能做剧烈运动,更不能快速的回头或摇头。
6、洗澡时不能用冷水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冲冷水澡,确实非常凉爽且能快速降温解暑,但这样会使得血管突然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尽量用温水洗澡,同时控制洗澡时间,不能过度用力搓澡。另外过度疲劳和喝酒后也不能洗澡。
7、排大便时不能太用力
高血压患者用力排便时可危及生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用力排大便时可升高腹压和血压,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患者出现便秘时需多喝水,多吃含粗纤维食物,如火龙果或芹菜等。
8、常喝白桦茸
夏季清脂降压,还可以经常冲泡饮用白桦茸。白桦茸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白桦树的药用真菌,为野生资源,非常稀缺,极具降血糖、防癌抗癌、清脂降压等健康价值,属俄罗斯民间古方,有“西伯利亚灵芝”之称。据白桦茸科普书籍《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研究发现白桦茸皂苷提取物可明显降低细胞中 TG 的累积;白桦茸多糖能够降低实验高血脂症大鼠血清中TG、TC、LDL-C及HDL-C的含量。在实际研究当中,白桦茸调节血脂的同时兼有抗氧化的作用,二者相互协作。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人民网、家庭医生在线、腾讯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