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癌中之王”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确诊胰腺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往往不到8%。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团队探索发现,胰腺癌细胞中一种调节细胞内糖酵解的生物分子——磷酸甘油酸激酶PGK1,能够参与抑癌基因Smad4表达阴性的胰腺癌的代谢过程,进而支持这种胰腺癌亚群的增殖及侵袭转移等恶性特征。
基因调控人体细胞的正常生长,而胰腺癌的发生,始于胰腺细胞内的基因改变。在临床上,约有6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抑癌基因Smad4缺失突变。
应对癌症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提高生存率。但是,早期胰腺癌无明显症状,通常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即便早期有症状,程度也不会太显著,且容易被认为是肝或胃的问题所致。胰腺癌难以早发现的可能原因是,胰腺位于腹部深处,肠子后面,而内脏的感觉又非常不敏感。
因此,定期检查,更为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是看肿瘤标记物,糖链抗原19-9的免疫定量分析是目前检测胰腺癌的重要依据。单独将糖链抗原19-9升高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已经被欧洲肿瘤标志物和美国国家临床生物化学学院所采用。其次,影像学手段也可以帮助识别胰腺是否出现肿瘤。
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
1、家族病史
毫无疑问,如果患有家族性的胰腺息肉,自然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这类人一定要做好胰腺癌的筛查工作;此外,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会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概率会遗传到这种癌症,因此,这些人也属于胰腺癌的高危人群。
2、慢性胰腺炎者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典型的癌前病变,尤其是家族性的慢性胰腺癌患者,一定要定期做胰腺癌的筛查。急性胰腺炎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转化成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功能发生多种变化,最终演变成胰腺癌。
3、糖尿病者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大约有百分之四十的胰腺癌患者就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应该谨慎胰腺癌的出现。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血糖不稳定,会导致胰岛细胞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胰腺癌。
4、肥胖人士
胰腺属于消化道的分泌器官,高脂肪和高蛋白质饮食会增加胰腺负担,长时间坚持不良的饮食习惯会让身体肥胖,对胰腺带来致命损伤。另外,如果最近自己并没有劳累过度,腰背部位也没有受过伤,却莫名其妙出现疼痛,也应该谨慎胰腺癌。
预防胰腺癌需要注意啥?
1、调整膳食结构
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这就可以减少2/3以上胰腺癌的发生。预防癌症,日常饮食还需注意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体,每天新鲜蔬菜和水果必不可少,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必要的矿物质。
2、生活要有规律
有些人平时工作忙,一日三餐较随便,到了节假日就暴饮暴食。其后果是,轻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不适,重者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也为胰腺癌种下隐患。研究认为,生命早期过度进食会促进发育成熟,而成熟后的过度饮食又可增加某些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从而缩短寿命。因此,在一生中适量地限制饮食,这是长寿的秘诀,每餐八分饱。
3、适当的锻炼
预防胰腺癌的习惯还包括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超体重和肥胖。由于现代化代步工具越来越多,人们运动的机会变得很少,这也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4、保持好心态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这样才能保持永远年轻,远离疾病入侵。研究表明,心态好的人患病几率相对于经常郁郁寡欢的人更低。中医理论认为,抑郁是疾病入侵的根源,其可引起人体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混乱。有一个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生活。
5、戒酒、戒烟
尽管目前对饮酒是否会引起胰腺癌尚无定论,但是减少饮酒,尤其少饮和不饮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避免发生胰腺炎,也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可能性。此外,要避免吸烟、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的综合作用。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吸烟。每天吸烟量和烟龄长短与胰腺癌发生成正相关,从少年时期即开始吸烟者更易患胰腺癌。
6、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因素对预防胰腺癌具有重要作用。应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应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流行性病毒感染。避免长期接触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的物质,如某些金属、焦炭、煤气、石棉、祛脂剂、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和烃化物等,并尽可能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7、定期检查
如果想要降低胰腺癌患病率,最重要的就是定期体检。通过定期体检这种方式能够掌握身体健康情况,很多人平时没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没有通过定期体检这种方式掌握身体健康情况,有可能某些疾病形成还没有察觉到。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人民网、家族医生在线、39健康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