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现“三阴”确诊病例
2月7日下午,一则消息在网上传开。
消息称,一位武汉来京的发热肺炎患者2月5日在中日医院呼吸四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目前正等待转往定点医院。此例患者入院前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甲流核酸检测阳性,因此于1月30日以“重症甲流”收入院。入院后插管上呼吸机,通过肺泡灌洗检测才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落款为“中日医院新冠防控领导小组”。
北京一位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透露,医院内部已经将此案例通知给员工,应当属实。媒体从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处核实,该病例的确存在。
北京一位三甲医院呼吸科大夫表示,常规对疑似患者进行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如果出现一次阳性则确诊,如出现两次阴性,则基本可排除感染。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说明病毒隐匿性很强。
“病变发生在肺部,即下呼吸道,有时上呼吸道咽喉部找不到病原。”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新民解释,也因此,会出现该病例通过肺泡灌洗检测才确诊阳性的情况,而现在很难做到对每一例疑似患者都进行下呼吸道标本采样,这也给确诊带来一定挑战。不过他也表示,目前类似的病例只是个例,普通民众无需恐慌,在疫情期间,个人防护不可松懈。此外,对出院病人如何判断和管理,应引起更多重视。
“假阴性”是如何造成的?
在2月5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将CT影像医学的临床表现纳入诊断标准(仅限湖北省),这让一些核酸检测呈“假阴性”、但是在影像医学有典型表现的病例能够及早得到救治。
但是对于影像医学表现不是特别典型的病例的诊断,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酸检测的结果。这尤其需要对检测日益突出的“假阴性”的矛盾引起足够的重视。
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2月5日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对于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也不过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通过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假阴性。”换句话说,可能有一大半真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核酸检测会是“阴性”。
“假阴性”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会耽误感染病人的及时治疗,同时也会让一些症状较轻的病人因自以为未受感染,在社会上流动,并增加其他人的传染几率。另一方面,病人出院时如果核酸检测呈“假阴性”,则也会让他们误认为自己已经治愈,而放松了“二次感染”的警惕。
对此,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一位临床医生表示:“造成假阴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主要是两个,一是临床医生的取样,现在大多数是依靠鼻咽拭子取样的,对核酸检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采集高质量的标本;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试剂盒的灵敏度。”
轻症患者突然离世?炎症风暴!
近日,多名驰援武汉的专家在提及新冠肺炎特点时,都提到了“炎症风暴”这个词。包括上海第一个驰援武汉的医学专家、上海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河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周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浙江省诊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盛吉芳教授。
新冠肺炎和SARS或禽流感都不太一样,SARS很多时候是病人一上来病情就非常重。但新冠病人有的早期发病并不非常凶险,但后期突然会一个加速,病人很快进入一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状态,会是一种炎症的风暴。炎症风暴是因病人的感染激活了肌体的免疫细胞,造成免疫细胞的过度损伤。炎症风暴发生后,新冠肺炎病人病情往往急转直下,不仅导致肺的损害,还会引起肾脏、肝脏、心肌等损害。
专家表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我们的治疗很难把它拉回来。这和过去完全不一样,很多病人不是死于肺。因为医院有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有呼吸机,有各种治疗的策略,可以让病人肺的功能得到代替。但是很多病人死于肺外的多器官功能的衰竭,这个跟过去都有很大的不同。
上海支援武汉第三批医疗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王瑞兰表示,我觉得“炎症风暴”与病毒的大量复制有关,我们现在没有有效遏制病毒的方法,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的话,会导致疾病的突然加重。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尽早隔离、嘱咐患者不要疲劳、增强患者免疫力外,最关键是要反复动态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每个人的免疫力都不一样,所以这一块要做的非常细致,早识别早干预,我觉得是可以尽量防止疾病往恶化的方向发展的。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新京报、第一财经、新浪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