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黄斑水肿?
黄斑水肿的发生,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糖尿病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糖尿病并发的眼底病包括出血、增殖及黄斑水肿(DME),其中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北京医院眼科主任戴虹介绍,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这其中又有约三分之一会出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这些眼底病变会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影响,甚至有失明的风险。
黄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眼睛中心视力最为敏锐的区域,人们能维持正常视力,也是黄斑在发挥作用。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有糖尿病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D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也越容易发生DME。
总体来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由于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的状态导致视网膜的脉管系统受到损伤,也就是提高了血视网膜系统的渗透作用,使得血视网膜的通透性增强了,积液(渗透液)进入黄斑部位,从而引起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糖尿病有“5伤”,别小看!
1、伤眼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会有明显的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不清,眼前总像是有黑影或黑点在飞动。这是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表现。到后期,视力下降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失明。
2、伤肾
长期血糖增高,会损害肾脏,引发糖尿病肾病。这种损害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不易为人们发觉。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这需要医学检验才能发现。病情进一步进展,病人会出现微量蛋白尿,再进展下去,就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这个时候,肾小球滤过膜已经严重损坏,病人会出现水肿、持续性的高血压等,最终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和换肾维持生命。
3、伤血管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血管基底膜的损伤,形成动脉斑块,堵塞血管。不管是大血管还是微血管,都可能受到高血糖的伤害。心血管受累,引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血管受累,引发脑缺血、脑梗塞;眼底微血管受累,出现糖尿病眼病;肾微血管受累,引发肾功能不全。
4、伤神经
不管是中枢神经,还是周围神经,都可能受到伤害,但以周围神经受损最为多见。病人经常会有肢体异常感觉,如蚁行感、酸麻感、刺痛感、触电感等,还有痛觉及温度觉的减退。所以,周围神经损害严重的人,常常容易被烫伤,因为皮肤对冷热不敏感。还有的糖尿病病人,会出现饭后呕吐等胃肠植物神经病变。
5、伤代谢
血糖过高,会引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甚至会致命。若糖尿病病人突然出现神志淡漠、反应异常或突然昏迷,一定要考虑到代谢异常引发的昏迷。
糖尿病冬季如何控糖?
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气温仍持续偏低,北京更是创下十年来同期最低温度。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这天气无疑雪上加霜。糖尿病最易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出现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病变的几率也会升高。那么,如何有效预防?
1、注意御寒保暖,预防感冒
冷空气会刺激交感神经,促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寒冷还会引起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脑溢血、心肌梗塞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由于抵抗力相对要低,糖友预防感冒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冬季流感高发季节,患者要加强御寒保暖。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患者还要注意随时增减衣物和居室通风,避免流感侵袭。
2、控制食欲,少食多餐
冬季气温低身体热量需求多,多数人会明显感到食欲增加,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专家建议,糖尿病饮食讲究少食多餐,不仅可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还可以减少饥饿感。主食应粗细搭配,控制米、面及淀粉类食物量,适量增加高纤维和高蛋白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鸡蛋、牛肉等,既能满足机体需要,又能控制血糖波动。不建议患者多食用粥、稀饭等糊状主食,这样容易迅速被人体消化吸收分解成葡萄糖,会直接升高血糖浓度。
3、坚持锻炼,增加室内运动
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但受室外冷空气的影响,很多人虽管住了嘴,却迈不开腿。实际上,糖友可以进行一些室内活动,同样有助于控制血糖。适合糖友的室内活动有瑜伽、太极拳、健身操等。糖友可以选择一些宽敞的楼道或其他地方,反复来回走上二三十分钟,也会达到相当好的锻炼效果。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轻体力的家务劳动。
4、防肌肤干燥,注意补水保湿
冬季天干物燥,对于糖友来说,更容易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专家表示,很多患者在冬季会出现双下肢瘙痒、神经性皮炎、湿疹等多种皮肤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瘙痒症状加剧,糖友也不能随意抓挠。一旦抓破皮肤,很可能导致感染,并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糖友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湿,预防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脚部等脆弱敏感部位,以免脱皮、皲裂。同时,洗澡、洗脚后要记得及时涂抹护肤乳。
5、讲究取暖方法,避免烫伤
在南方地区,家中多没有暖气,不少糖友会选择热水袋、电暖气、电热毯等设备取暖。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很容易发生烫伤,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在使用这些取暖产品时,应格外留意防烫伤,不宜使用过长时间,最好不要直接接触皮肤。还有一些患者习惯在冬天用热水泡脚。为避免水温过高,引发烫伤,糖友在泡脚前一定要先用手试水温,浸泡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以及不要使用刺激性太强的药水。此外,有皮肤破损的患者不建议泡脚。
6、早晚冲饮一杯白桦茸
为了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辅助降血糖,糖友可早晚冲饮一杯白桦茸。白桦茸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白桦树的药用真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有助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日常保健。据《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白桦茸中的多糖体被认为是目前降血糖作用最好的天然物质,同时其中富含的天然纤维也是降糖的主要力量。白桦茸的菌丝以及菌核多糖都具备突出的降血糖能力,其作用原理在于其具有的活性成分,其中包含β-葡聚糖、杂多糖以及蛋白质复合物。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网易、搜狐网、健康界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