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管问题日益年轻化
受年龄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人体血中脂质大量沉聚在血管壁上,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管狭窄或血栓引起血管闭塞,动脉硬化闭塞的情况好发于下肢,这是因为下肢动脉血管离心脏比较远,平时人体活动时承重多,因此约有60%~70%的动脉硬化闭塞发生在下肢,称为下肢动脉闭塞症。
“如果出现脚麻、冰凉、脚痛,走一段路痛得停下休息,排除关节、骨质疏松,很可能就是下肢血管出现了问题。”专家表示。人随着年纪增长血管会逐步老化,因此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如70~80岁年龄群,对于50多岁发病的人来说算是发病年轻化。由于如今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经常摄入高脂饮食,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年龄提前,因此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发病在临床中可见也是越来越年轻化了。医生提醒,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患上动脉硬化闭塞的概率会比一般人高,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除此之外,一些腰腿疾病也容易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相混淆。但是很多疾病导致的腰腿痛往往是放射性的,从大腿外侧一直到脚背,放射性的疼痛。而且不走路的时候也会疼,或者走很远路才会疼,甚至换个体位也会疼等等。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腿脚疼,不同时期有其典型的表现。不管腿脚出现哪种不舒服,不能默默忍着或者擅自处理,要及早去医院看看。
如何确诊下肢动脉闭塞?
怀疑自己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医生往往通过患者自己的描述,比如有没有间歇性跛行,有没有小腿肚子酸、麻、胀等,就能做出初步判断。另外,确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有以下方法。
第一是把脉,中医把脉一般摸手腕内侧的动脉,而血管外科的把脉指的是摸脚上的脉搏,包括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
第二是测血压。治疗高血压的科室一般测的是手臂血压,而血管外科不仅要测手臂血压,还要测下肢的血压。当然测量下肢的血压有专门的无创血压测量仪,通过比较上肢和下肢的血压差,来确定下肢动脉堵塞的部位。正常情况下,下肢比上肢的动脉血压高20~40mmHg。如果下肢的血压比上肢还低,那下肢动脉血管就有问题了。
除此之外还要做B超、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便更好地诊断并判断病情,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专家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于堵塞造成远端缺血,脚会偏凉,脚底麻木;第二阶段是“间歇性跛行”,走路走不了多远就要歇息;第三阶段是“静息痛”,通俗地讲就是不走路也会痛,尤其晚上痛得更厉害;第四阶段由于病情加重,面临截肢危险。因此,尽早治疗可以避免截肢风险,及时帮助下肢恢复良好的血供。
走路锻炼泡脚会加重病情
“很多患者以为自己病了就应该让脚多休息,尽量坐着不动,这是不对的,我们提倡科学地走路锻炼。”专家建议,患者可在能够承受的速度下尽量快走,记录步行的距离,如果越走越短,说明病情很可能在进展,越走越远说明血管供血在完善。运动时间以每次50分钟为主,一周至少三次,这对于肢体缺血有改善。
此外,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对血管疏通有帮助的药物,不要自己买药以免增加出血风险。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在手术治疗。饮食方面可以喝少量红酒,务必戒烟,因为尼古丁会让血管收缩容易加重病情。要注意保暖,饮食上不宜肥腻,多喝水。
“像冬天很多人喜欢睡觉前泡脚,如果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是不适宜泡脚的。”专家提醒,泡脚一开始会觉得舒服,其实会造成恶性循环。这是因为热水泡脚时远端血管扩张,血管壁可以扩张,组织新陈代谢加快,需要更多有养分的血液,但是由于闭塞造成养分供应不足,会加重缺血症状,“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足的患者,对于脚的肢体感觉会差一些,容易造成水温过高烫伤,这损伤难以愈合,会导致溃疡越来越严重。”
专家提醒,动脉硬化闭塞有5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年龄和以吸烟为代表的不良生活习惯),要想远离它的伤害,就应该控制好三高。同时要积极戒烟,饮食清淡,心态平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我们下肢对缺血症状的耐受。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新华网、寻医问药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