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易和四类疾病混淆
1、胰腺炎
胰腺炎就是胰腺里面出现了炎症,降低了胰腺内消化液的消化能力,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相关的问题。胰腺炎患者胰腺有水肿和出血,在人体上的表现症状是恶心呕吐以及腹部疼痛等,这些症状和早期胃癌几乎是相似的。其实这是胃癌的早期症状,却被误以为是胰腺炎,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2、普通胃炎
胃炎是指胃黏膜上出现了炎症,胃癌是指胃黏膜上出现了恶性肿瘤,但胃癌早期表现出来的症状和胃炎几乎是一样的。胃癌早期部分人群会出现反胃、恶心呕吐等,同时会伴有上腹部的疼痛,大便颜色发黑或者便血等。部分人群认为是饮食不卫生造成,或者直接去药店购买药物,这样就会为癌细胞增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导致癌细胞肆意的生长,最终危及到了生命。
3、阑尾炎
阑尾炎发作时腹部会有剧烈的疼痛,同时会伴有恶心呕吐,就如同胃癌早期发射出来的信号一样。当出现此症状时去医院做阑尾没有异常,应该考虑是否胃部出现了问题,应在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只有明确病因才能够把病情直接扼杀在摇篮中。
4、胃溃疡
胃溃疡属于常见的疾病,患者胃部出现了溃疡,会有明显地反酸、恶心、呕吐以及胃部疼痛,症状和早期胃癌相似。若以胃溃疡来治疗的话会掩盖病情,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增加了治疗难度。当患上胃癌时患者会频繁的恶心呕吐,体重不明原因的减轻或全身无力,同时会伴有消化道出血以及黑便等,应该及时去医院做相应检查,以免让病情发展危及到生命。
注意,这3个坏习惯最伤胃
1、三餐不定、饮食不佳
人体的生物钟,习惯了每天早、中、晚饭的时间点,到了饭点,胃酸分泌就会明显增加。这时也适合进食。但到了饭点,如果胃还是空的,胃酸不能消化食物,就只能刺激胃黏膜,胃黏膜反复处于高胃酸的刺激之中,就会形成胃炎,久而久之造成胃溃疡、甚至是胃癌。当然如果吃的不好,总吃一些精制没有膳食纤维的食物(方便面、火腿肠等),也会增加胃癌几率。
2、精神压力大
“压力山大”可谓现代人的“通病”,当人感受到压力,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时,就会致使胃酸分泌增加。如果长期压力过大,胃酸分泌过多,就容易刺激损伤胃黏膜,而且胃黏膜的“损伤与自我修复”动态平衡也会被打破,长期受损,便很难再恢复如初,就可引发胃癌等恶性疾病。
3、经常酗酒
酒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人们饮酒后,乙醇首先在胃内储留,与胃黏膜直接接触。正常的胃黏膜表层上皮细胞和胃小凹清晰可见,分布很均匀,而酒精能导致黏液变薄,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微血管内皮损伤、栓塞,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引起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形成。喝酒的同时,人们往往存在暴饮暴食、饮食过晚、食物不洁等问题,对肠胃的伤害也是很大,很容易引发胃痛、胃胀、反酸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预防胃癌,从这五方面着手
1、饮食方面
腌制品、熏制品中含有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这些都是致癌物质,无疑会增加患癌风险。另外,摄入高浓度食盐也可能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因为高浓度的食盐对胃黏膜有损伤。生活中减少腌熏制品的食用,低钠饮食,注意那些看不见的高盐食品,如鸡精、话梅、面包、面食、糕点等等,还要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牛奶、大蒜等,增加叶酸、维生素A的摄入。
2、幽门螺旋杆菌
中国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这跟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有关,我们很难做到分餐制。幽门螺旋杆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尿素使胃黏膜局部环境酸性降低,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造成损伤,引起胃上皮增生,从而增加了致癌物的致癌作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患胃癌的可能性是未感染的人的近十倍,国内大陆大样本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使胃癌发生率总体降低39%,所以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要积极治疗。
3、监测癌前病变
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与胃癌病死率呈正相关,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病呈正相关,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胃癌前病变的监测十分重要。建议:不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每1~2年行内镜和病理随访一次;活检有中重度萎缩或伴有肠化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应1年左右随访一次;伴有轻度异型增生者,根据内镜检查和临床情况缩短至每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重度异型增生患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局部治疗。
4、高危患者的筛查
胃癌的高危患者:60岁以上人群;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巨大皱褶征;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恶性贫血者。这些高危患者应当根据医生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5、常喝白桦茸
对于胃癌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补充抗癌营养很有必要,例如经常使用药用真菌白桦茸。据白桦茸科普专著《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记载,研究发现 0.5-16.0ug/mL白桦茸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人胃腺癌MGC-803细胞株增殖,随着浓度的增长,细胞凋亡效果愈加明显,呈正相关关系。对白桦茸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水溶性多糖,可体内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增强Con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脾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此外,经白桦茸多糖作用后的结肠癌HT-29细胞,其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呈现出细胞收缩,核浓缩和核小体间DNA断裂等显著的细胞凋亡特征。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新华网、人民网、搜狐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