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茸的生物学特性
白桦茸子实体外观呈椭球形,似瘤状物(不孕块状物),菌核无柄,黑褐色或褐色,直径在25-40cm范围内,外表面裂沟较深,内部黄褐色,硬度较大,其可育部分较薄,呈现暗褐色,真菌肉为木栓质,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环形纹路,鲜淡黄褐色;菌管约6mm,较脆,且前端常开裂,菌孔为圆形,浅白色,后逐渐变为暗褐色;孢子约为9.5μm×6μm,光滑的椭圆状,表面有刚毛。
白桦茸是一种寄生在落叶树上的真菌,对寄主的选择性很强,主要寄生于白桦、银桦、榆树和赤杨等的树皮下或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形成不育的木腐菌,生长期达15年,会不断吸取宿主的养分,大约10~15年之后会把宿主的精髓吸收殆尽,使其枯死。白桦茸活性极强,其菌核即使位于枯干当中也可以继续生长六年之久。
白桦茸菌丝在零下40°也不会冻死,是极耐寒的种类。据学者考证,早在十六、十七世纪,白桦茸就是前苏联各共和国、俄罗斯、波兰、日本等国的民间药用真菌,当地居民广泛利用其子实体泡水当茶饮用来防治多种疑难杂症,如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和艾滋病等。
白桦茸的化学成分分析
目前已发现的白桦茸中的有效化学活性成分已高达215种,主要报道的有多糖类、三萜类、甾类、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及木脂素等成分,其中大部分化合物已经成功从白桦茸中分离出单体并鉴定结构。在白桦茸众多活性成分中,三萜类及多糖类化合物通常具有抗肿瘤活性,对于治疗肿瘤有重要意义;多酚类物质则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氧化自由基;黄酮类物质可以有效降血压、降血脂以及保肝等生物活性;而木脂素类化合物不仅有降酶保肝、抗癌的活性,在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抗过敏增强免疫的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1、多糖类成分
白桦茸中关于多糖的分离报道甚少,主要是对其粗多糖中各种糖类所占百分比的分析。陈义勇通过分离单糖组成为Rha、Ara、Xyl、Man、Gle、Gal,摩尔比为10.25:9.38:1:12.45:9.9:11.55的多糖进行药理实验。李青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白桦茸水提物中的多糖主要成分是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6种单糖;碱提水溶性多糖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季峰通过用水和稀碱溶液萃取、醇沉、脱蛋白等分离得到8种多糖。
2、萜类成分
萜类化合物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由异戊二烯组成的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结构类型丰富,普遍存在于单双子叶植物、动物、海洋生物、菌类中。研究表明,白桦茸中含有大量萜类化合物。刘超从白桦茸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18个萜类化合物包括桦褐孔菌醇A-H、桦褐孔菌酸、21-hydroxylanosterol、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l、羊毛甾二烯二醇、羊毛甾醇、栓菌酸等。
3、甾体类成分
季峰先通过分级萃取的方法处理白桦茸,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石油醚部位进行了分析。含量最高的是甾体化合物,共6个,占总量的91.6%;又以桦褐孔菌醇和羊毛甾醇含量最高;丙酮萃取部位白桦茸各个组分的含量同样是甾体化合物拔得头筹,共13个,占总量的77.05%,化合物种类较石油醚部位有所增多。除甾体化合物外其它化合物包括烷烃、环烷烃、脂肪酸和有机酸酯类等,种类虽然丰富,但含量相对较低。
4、芳香类成分
刘超从白桦茸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原儿茶醛、桑黄素A、桦褐孔菌素A-C、桦褐孔菌烷A-B、芥子醛、原儿茶酸乙酯、丁香醛、咖啡酸、反式桂皮酸等共19个芳香类化合物。从95%乙醇提取物中又得到14个芳香类化合物,主要有桦褐孔菌内酯、vanillicacid、4-acetocatechol、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等。
5、其它类成分
除去上述化学成分,白桦茸中尚有甜菜碱、3-氨基吡啶、glycoricacid、L-苯丙氨酸、甘露醇、半乳糖醇、鸟苷、腺苷。在白桦茸的水提物中,还存在一种高分子量水溶性木质素衍生物,以及低分子量的多酚类化合物。除此之外,白桦茸无机成分的研究也有学者涉猎,但相比之下毕竟薄弱。运用ICP-MS法分析就发现白桦茸中以Fe、Mg、Ca等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最为丰富,Fe、Al、Ca、Mg、Co、Mn、Ti、Sb和Be为白桦茸的特征无机元素。
白桦茸功能研究及成果
桦褐孔菌在俄罗斯民间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已流传五百多年。长期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表明桦褐孔菌无任何毒副作用,起到的作用主要有:抗癌、治疗糖尿病、清脂降压、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
1、抗癌作用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有多种肿瘤细胞均受白桦茸的显著抑制,在白桦茸的作用下,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癌细胞转移复发,并且能够使患者的免疫能力得以显著的提升,从而确保人体的健康。如今,就针对白桦茸的抗肿瘤机制来讲,科研人员还未完全掌握和了解,不过,许多研究者普遍认为:对肿瘤细胞分裂进行抑制的原理在于降低其蛋白质生物合成速度以及有丝分裂速率,同时,还伴随免疫系统的刺激,协同产生抗癌效果。还有学者认为:可以借助肿瘤细胞诱导凋亡而达到抗肿瘤目的。白桦茸对多种肿瘤细胞(包括肺癌、胃癌、白血病、肝癌、乳腺癌、卵巢癌、大肠癌、宫颈癌、神经胶质瘤、黑色素瘤、肉瘤、前列腺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可以有效的防止癌细胞复发、转移,从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治疗糖尿病
实验研究显示,白桦茸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却能降低多种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血糖,作用时间可持续3-48h,降血糖作用确切,且俄罗斯Komsomlshi制药公司制得的白桦茸精粉对糖尿病的治愈率为93%。针对白桦茸的降血糖作用相对成熟,市场上也有大量白桦茸茶出售,即饮用白桦茸的水煎剂以达到降血糖效果。
3、提高免疫力的活性
研究发现,通过深层培养的白桦茸产生的多糖可参与体液免疫反应,提高B淋巴细胞增殖率,提高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刺激激活B淋巴细胞,辅助淋巴细胞转化;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巨噬细胞中TNF-α、IL-1β、IL-6、γ-干扰素(INF-γ)的表 达而强烈激活体液免疫,此效应在弓形虫感染的小鼠体内得到验证:INF-γ水平升高,T细胞的数量增多。
4、抗氧化活性
许多实验发现白桦茸具有极好的抗氧化效果。白桦茸的水提物可以有效抑制细胞中核酸的氧化过程,同时保护细胞内源DNA不受H2O2的破坏,由此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白桦茸能够作为新型高效天然抗氧化药用真菌,其强抗氧化活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5、调节血脂
研究发现白桦茸皂苷提取物在质量浓度0.6g/L时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0.6g/L白桦茸皂苷对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累积却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可明显降低细胞中TG的累积,量效关系明显。与模型组比较,0.6g/L白桦茸皂苷组HepG2细胞中TG水平降低,TG清除率可达32.22%,具有剂量依赖性。油红O染色实验结果显示:3个浓度白桦茸皂苷提取物均可以改善细胞内脂质堆积的现象,脂滴数目明显减少。
6、治疗高血压
白桦茸又被称为血液血管的清洁剂,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显著。福建农林大学傅俊生等人发现白桦茸黑色素具有清热解毒、软化血管、下淤血、消浮肿等功效,可用于防治高血压。
7、抗衰老
研究发现白桦茸的水提物能引起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谷胺酰转肽酶活性的降低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延长传代细胞的分裂代数,增进细胞寿命,促进代谢,因而能有效地延缓衰老,长期服用可延年益寿。
8、其它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白桦茸还具有抗病毒活性、治疗胃病、抑菌、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抗血小板凝聚等功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摘选自科普书籍《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文中部分图片引用至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